來源:www.qzymqpu.cn/發布時間:2018-09-04點擊次數:載入中...
“21世紀什么貴?人才。”這句出自電影《天下無賊》里的經典臺詞,至今朗朗上口。
處于行業的各大公司,在談及成功秘訣時,大家幾乎都會把重要的原因歸結于人才,很多商業巨擘都坦言,“人才是我們獲得成功的關鍵”。自創辦跟誰學至今,我曾無數次地向全公司小伙伴們大聲疾呼,“跟誰學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?團隊!團隊?。F隊?。。 边^去如此,現在如此,將來也必然如此。
雖然表述方式不一樣,但是意思差不多:人,是事業的根基。這可以說是現代商業社會的基本共識。在職場上打拼的人,都有一個樸素的共同愿望——讓自己成為人才。因為大家很清楚,只有當自己成為人才時,我們才有可能得到自己期望的升職加薪,職場之路才有可能精彩。
那么問題來了,什么樣的人是人才呢?如果連人才的大致標準都不清楚,那還談什么努力。這里不談虛幻的定義,只談實在的行為。在我的理解里,符合以下這些行為標準的人,就可以稱之為人才。符合的標準越多,人才的純度越高。
一
腳踏實地做出業績的人。
業績,永遠是實力的好證明。功成名就的人生贏家,都是有輝煌業績的人。無論是管理者也好,還是普通員工也罷,業績是別人衡量你是否成功的首要標準。
在歷史上,有許多古代詩人騷客感嘆“懷才不遇”,在職場上,有許多藍領白領會抱怨“遇人不淑”,在感嘆抱怨的時候,不知道他們有沒有留意到問題的關鍵——你做成了哪些事,有拿得出手讓人信服的業績嗎?
對于團隊里做出驚艷業績的人,領導的解決方案一般都很“簡單粗暴”,直接升職加薪。如果你也想升職加薪,靠譜的辦法,就是來點實在的,做出業績先。
二
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樂于助人的人。
做好本職工作,那是分內之事,必須無條件做到,否則就是不合格。幫助他人,是分外之事,沒人強迫你,但是如果你能處理好,會給自己帶來極大的好處。因為,樂于助人的人,會成長得更快。
現在很多人講“我幫你是情分,不幫你是本分”,想必大家都看過一些“我為什么要幫你……”的系列文章,這些話從道理上來說是沒錯的,但這種情況只適用于外面的萍水相逢,并不適用于公司內部的工作協調。在公司里,一個愿意幫助同事的人,比一個整天拒絕別人的人,顯然更符合整體的需要。
在外面好用的東西,在公司也許就不太好用,反之亦然。如果團隊里有那么一個人,既能干好本職工作,又樂于助人,有利于團隊整體的發展進步,怎么可能不受到領導的器重。而一旦獲得青睞,升職加薪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。
三
只講奉獻不談回報的人。
“投入產出比”、“投資回報率”這些經濟學術語本來是做大型計算時使用的,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,它們居然成了人們的口頭禪。公司下達一個任務指標,如果你的一反應就是“投入產出比”這樣的概念,盤算著自己做這件事劃不劃算,只能說明你太務實,同時也能說明你距離“人才”還有些距離。
只講奉獻不談回報,不是所謂的“愚忠”,而是請大家別“機關算盡”。
一方面,你和公司的利益,在根本上是一致的,犯不著這么斤斤計較,有些事情一旦較真,味道就變了。另一方面,機會是稍縱即逝的,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。當你把主要時間和精力放在“我付出多少得回報我多少”這樣的精打細算上面時,其它方面的關注度自然不夠,事情就可能因想法太多而做不好。而一個連事情都做不好的人,怎么可能是人才呢?
世界就是這樣有趣,有意栽花花不開,無心插柳柳成蔭,整天想著回報的人,很難獲得大回報。而在實際工作中只講奉獻不談回報的人,時間一長往往會引起領導的關注,終得到意料之外的巨大回報。
四
時時刻刻以公司利益為先的人。
如果一個人時刻把公司利益置于個人利益之上,那么就值得關注?!懊客?美元標準石油”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聽說過:美國標準石油公司的小職員阿基勃特,無論在什么情況下寫字時,一定會寫下“每桶4美元標準石油”,寫信、簽名、收據,他每次動筆都不會忘記這個,幾十年如一日。后來,董事長洛克菲勒知道了,邀請他共進晚餐。再后來,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長。
放在現在大家會說這也太作了,其實在當時就有人這么吐槽,但問題是,即使是虛情假意,幾十年的時間也會日久生情不是嗎。如果你發現有人時刻把公司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上,說明他對公司是真愛,走心的強過走腎的,不提拔他提拔誰。
五
有想法并努力試試的人。
有人說“發現問題的人都是有想法的人”,有人說“愛之深責之切”,不管哪種說法,有想法提意見的人在本質上都是為公司好。但如果僅僅只是提意見,很容易形成抱怨的氛圍。真正的人才,不但有想法,還會千方百計地把想法試試,看是否可行,后再拿結果給領導看,這就是非常難得的“創新型人才”。
現在很多公司過于強調服從,而忽略了創新,一個不創新的公司,在這個時代注定只能淪為寄生公司。“要么創新,要么死亡”,創新力不足的公司,也許能在一段時間里能依附于別人活得不錯,實際上危機重重。因為自己的命運掌握在別人手中,稍有風吹草動,公司可能就會瞬間灰飛煙滅。
也就是說,如果你想做一個創新型人才,不但要升級自己的認知水平,讓自己能有些想法,更要加強自己的動手能力。因為,夸夸其談者遍地都是,身體力行者日漸稀疏,拿結果來證明自己的想法,永遠比只靠嘴說重要一萬倍。
對于管理者來說,如果在公司或團隊里發現上述這些類型的人,只要領導的眼睛不瞎,升職加薪那是沒跑的事情,早晚而已。
對于普通員工來說,升職加薪的美好愿望不是靠空想的,而是靠實干的,只要你能以上述類型為標桿,并持續為之努力,升職加薪的機會就會離你越來越近。
相關新聞